公司动态

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科教融合新体系初探FB体育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2-10-20 17:46:45

  FB体育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支撑国家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高校需要深入思考新时代背景下科教融合的新特征、新趋势和新实践,加快科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创新和体系效能提升,积极推动科教融合的改革和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适配,在服务我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和迎接世界科学革命未来变局中有更大作为。研究在梳理国内外代表性科教融合实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世界科技强国新背景为科教融合发展带来的新要求、新动力和新逻辑。同时,基于系统观从“大科学”“大教育”的战略高度思考并探索构建科教融合新体系,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教融合新体系解构为有效促进“大教育”的科研系统、有效促进“大科学”的教育系统,以及两个系统交叉融合与纵深并进的新联系。最后,结合我国科教融合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从顶层设计、实施重点和制度保障三个维度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科教融合发展路径设想和针对性建议。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核心力量。近年来,习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宏伟目标及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等重要理论命题进行了一系列论述,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战略部署。世界科技强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急需在不断扩大人才数量和提升人才质量的同时,加强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体系构建与生态优化。

  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大学是高质量创新人才的重要输出地。在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在培育高质量创新人才、有组织地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更深刻的认识。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能否形成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卓越工程师等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充足供给和体系构建至关重要,这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育人模式等提出了新需求。纵观世界科技史,重大科技创新往往是在大学的实验室里,由年轻的学生与导师共同研发出来的,甚至是不经意地“玩”出来的。高质量创新人才供给离不开高校科教融合体系的有力支撑,科教协同创新也是新时代高校建设的重要特征。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创新能力快速提升,重大成果持续涌现。在促进科教融合方面,我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深化和实践创新的有益探索。从理论研究来看,学者们从学理层面对科教融合概念内涵、概念再构、动力机制、治理困境、突破路径、整合性框架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如何通过科教融合创新实践来培养轨道交通、海洋、机器人控制、人工智能以及未来技术等领域的一流专业人才进行了探讨,也对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研究所与地方高校合作的协同式科教融合机制和代表性案例进行了介绍。从实践创新来看,高校主体推进科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国内代表性研究型大学开展了极具特色的科教融合理念探索、学科拓展、课程构建、教学组织、师资建设和形式创新等,建立了国内科教融合新实践的基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国防建设等领域面临各类现实问题,在新能源、生命健康、气候变化、空间开发、和平发展等方面也面临越来越多重大的全球性挑战。全球科研系统呈现突出的“大科学”特征,教育体系也呈现突出的“大教育”趋势。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科教融合体系改革和创新发展,要求我们从“大科学”“大教育”的战略高度深入思考新时代背景下科教融合的新特征、新趋势和新实践,加快科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创新和体系效能提升,积极推动科教融合的改革和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适配,促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服务我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和迎接世界科学革命未来变局中有更大作为。

  本研究立足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大背景,在对国内外科教融合发展和实践进行历史回溯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给科教融合理念、动力和实践带来的显著变化,在“大科学”“大教育”的战略高度和视野下,基于系统化思维审视科教融合及其体系的新趋势与新特征,结合部分国内高校的实践探索及我国现行科教融合在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方面的不足,提出针对性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本研究探索在更高高度和更大空间上构建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科教融合新体系,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助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创新人才。

  对世界科技强国变迁和科学中心转移历程的研究表明,任何一个科技强国的崛起都面对着不同的历史挑战,都需要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支撑本国科研活动更快更好发展、科技生产力更充分解放的新教育体系,持续推动本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与完善。德国、美国、日本三国崛起成为科技强国之前都对本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

  19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提出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理念,开启了科教融合历史进程,其创办的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标志着传统教育的革新和现代化大学的开启。柏林大学强调追求科学研究和知识创造,在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哲学等领域培养出大批世界级大师,其中超过三十位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创立量子理论的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提出测不准原理的沃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创始人马克斯·玻恩(Max Born)及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等群星闪耀,共同铸就了世界历史上伟大的科学理论突破,极大加速了人类科技史进程,为20世纪以来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自然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方法加快融合,科研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合理,直接加速了德国科学研究的腾飞。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明显加大了对研究型大学的经费支持,突出强调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教学目的,以追求实用理性为科研标准,有效推动了当时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的改革。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美国联邦资助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20世纪末,美国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Ernest Boyer)提出了“教学即学术”的理论,将学术分为探索型学术(scholarship of discovery)、整合型学术(scholarship of integration)、应用型学术(scholarship of application)以及教学型学术(scholarship of teaching)四类,并强调高校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内在联系,该理论对后续各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此外,自19世纪后期开始,美国的工业界大力兴办企业研究所、工业实验室、私人基金会等,招募新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甚至纯科学探索,极大促进了美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同在20世纪末,日本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并吸收了欧美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在重视教学与研究的开放与自由的同时,持续为科研工作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日本国立综合大学的“科研至上”风气十分浓厚,自20世纪80年代起培养出许多世界一流科研人员,并取得一批诺贝尔奖级的研究成果。科教融合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引发了日本在宏观层面上对教育与科技之间、大学与产业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外部连接与内在联系之间,以及在微观层面上对推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发展的路径与方法等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我国的科教融合进程与德美日相比较晚,早期主要以高校一线的实践探索为主,经历了“科教分立—科教并重—科教融合”的过程。1977年,同志在同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谈话时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中国发展战略的首位,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响应国家号召,中国科学院严济慈等一批科学家锐意改革,做出一系列开创性举措。其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两段式”培养模式,即学生第一年先集中学习基础理论课、公共课等,然后再到各个研究所进行科研实践,并最终完成学业。这一培养模式后被不断完善延续40载,成为展现“科教融合”丰富内涵的中国特色教育模式之一。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在促进科教融合发展方面持续发力。2011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并联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促进面向科学前沿等四类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和创新方式转变。2012年8月,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印发《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推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机制为保障,努力实现高水平科研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相互支撑。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科教融合发展”“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此外,2021年3月发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2年4月审议的《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及202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国家规划和战略部署,都对我国科教融合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

  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以及新背景下的科教融合办学特色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上,即通过哪些创新的科教融合培养模式,要为我国世界科技强国目标下的科技发展、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培养什么类型、什么规格的人才。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大目标,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和人才的知识与品德提出了新要求,科教融合改革自身也面临新动力,这些新要求与新动力进一步促进高校科教融合的深刻变革。

  世界科技强国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参考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有关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研究成果,一般认为,世界科技强国的主要标志有: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涌现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拥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面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占据重要领域科技和产业制高点,引领新兴前沿领域发展方向,实现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人类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也指出:“要想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中国必须成为科学发现的沃土、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以及培养和吸引人才的高地。”我们认为,加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未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导向也将发生显著变化:一是取得更多重大的原创性理论突破和创新成果;二是进一步发挥我国在部分重点领域已取得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的应用价值,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发展;三是形成更多集科学新发现、技术新轨道和产业新方向于一体的、应用需求导向明确的、科技创新周期快速更迭的突破性创新成果。

  “大科学”特征下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活动的学科交叉趋势明显,大规模、大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需要多层次主体、强沟通频率、高协同效率的跨学科和跨地域的分散合作,世界科技强国的建设也要求基于“大科学”的科技创新方式产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和突破性的创新成果,这对创新型、复合型、学科交叉型的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质量专业人才即具有较浓科学情怀和较高科学素养的科技创新人才,在科学家精神的熏陶下,有对科学真理、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具备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和逻辑能力,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高效学习的能力,同时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变革。此外,他们还应具备较好的协同合作精神和较强的跨文化共情能力、语言交流能力乃至多学科知识背景。上述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培养需要突破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教学模式,应强调科教发展新思路,重视科学伦理、技术责任、人文关怀,提升学生包括科学素养和美学鉴赏在内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国家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核心体现为科技创新实力。近年来,国际科技竞争愈发激烈,我国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一是世界科技竞争格局更加严酷,各主要经济体强调“独立自主”的趋势日趋增强;二是一些西方国家力图主导全球前沿技术及产业链发展,与我国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形成脱钩之势。当前,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原始创新、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等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此外,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企业走向国际化高水平竞争主战场,对高质量创新人才的需求同样日益强烈。面对充满挑战的世界科技发展大环境,我国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的要求更加迫切。国际科技竞争大环境的变化是深化科教融合改革,支撑我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动力。

  新一轮科学革命和技术变革浪潮迭起,新兴技术的发展为高校的科教融合改革深化提供强劲动力。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科教融合产生显著影响,提供支撑的新素材、新工具和引领两者协同演进的新模式。另一方面,伴随着新兴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的扩散应用,新的学科分支和增长点也大量涌现,学科的大范围交叉和重组为高校科教融合开辟新学科方向提供机遇。

  一直以来,实施“科教融合”新模式是提升学校学科影响力,赋能高校和学科影响力和带动力,实现强劲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转型升级和质量跃升的现实选择。置身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的学科体系、知识结构和科学范式正面临重大重构,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一方面,当前越来越多大学的科研实力显著增强,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科研基地等不断增长,教研人员研究水平和对接国际前沿能力显著提升,高校推进科教融合和协同育人的基础条件越来越好。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学要加快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之一,正不断加快科研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特别是通过科教融合理念和实践的深化来提升高水平科教协同育人的效能。

  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要求和新动力为高校科教融合带来深刻变革,也为科教融合的未来发展,特别是在战略认知、任务布局和制度支撑方面提供了新思路、新逻辑。FB体育

  一是明确新背景下科教融合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深入参与、广泛融入国家战略部署,通过强化有组织科研来更好地服务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紧迫需求的新认知。二是深化科与教的融合是为了两者协同创新的新理念,要站在“大科学”和“大教育”的高度打破体制机制和思想认知的障碍。三是站在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思考研究型、应用型和新兴研究型等不同类型高校科教融合的战略定位,协同构建科教融合新体系。

  一是高校要进一步提升对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重大突破和国家战略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的支撑能力,将服务以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为代表的国家战略需求贯彻到科教融合的全过程、全链条、全体系。二是强化科教融合在知识融合和协同创新方面的衔接,促进知识链、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之间交互支撑。三是加强科教融合对科学文化传承的重视,在继续强化设施建设、设备共享和学科交叉之外,应突出科学家精神的培养,实现软硬结合的科教融合。

  高度重视培育创新性的土壤和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打造创新型的学术文化和形成相应的政策导向,让教研回归学术精神,使得科教融合实践在人才成长的沃土上更好地落地。

  当前,高校在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培养高新技术领域人才等科教融合改革发展方面面临系列转型挑战。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理念更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都为我国科教融合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我们需要在“大科学”与“大教育”的高度围绕科教融合的新要求、新动力、新逻辑探讨新体系的构建问题。新体系的形成将着眼于应对传统科教融合体制机制中的系列挑战,包括:摆脱当前教学与科研系统“两者平行演进”状态,形成科教“融合共同演进”格局;突破现有学科壁垒,形成学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加强高校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同时,通过体制创新,形成更有组织的科研,形成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供给和科技人力资源供给等。科教融合的“新体系”要在科研与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上进一步突破。

  科教融合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时代使命与内涵意义,引发我们对科教融合体系中关键系统的构成与内涵,系统间联系的变化,特别是互相促进、并进发展的新特征等的新思考。基于“大科学”“大教育”及系统观的多重视角,本文将未来科教融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体系解构为有效促进“大教育”的科研系统、促进“大科学”的教育系统,以及两个系统交叉融合与纵深并进的新联系。本节将基于我国高等教育根植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背景,着重论述“新体系”之新内涵、新系统和新联系。

  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科研产出,特别是课题研究的产出,除了论文、专利等科研指标,应加强对高质量人才产出的考核,即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各类人才培养。高质量成果和高水平人才是相互促进的,彼此依存,互为条件。科研项目促进高科学素养新型人才培养的衡量指标应多元化,包括拓宽人才谱系、多层次人才培养以及科研素养提升等。

  鼓励科研项目多层次、全流程参与机制,突出科学研究对于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将科学研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领域。鼓励更多学校充分发挥科研项目育人功能,创新构建“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多层次、多样化的科研项目参与机制,探索开放各类科研项目、科研基地并强化科研基础培训。鼓励各层次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原创性研究以及事关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并从机制上打造全员全程、一体化贯通式育人体系。通过学校创造硬件条件、教师科学引导,推动学生参与科研,给广大富有潜力的年轻学子提供一个能在未来冲进科研领域的前沿阵地。

  从实践来看,南方科技大学以“科研引导教学”为理念,以“科研导师制”为载体,在科教融合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部分学院,学生可双向选择一名专业领域的科研导师,并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组实践,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同进行科研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夯实知识基础、提升科研能力和锻炼专业技能,还有利于学生参与到学科专业发展一线。科研组实验室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与书院制课堂共同构成了南方科技大学领军型工程人才成长的创新沃土。

  一是前沿科学研究知识的嵌入。研究为教学系统提供素材、话题、逻辑、方法和认知结构。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持高质量的本科教学,需要及时将前沿知识嵌入课程体系,嵌入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了解科技前沿,开拓创新思维。二是科学素养培养的嵌入。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转变,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问询、答疑、实验和实践的方式启迪思想。教学重点更多地放在研讨式、启发式学习上,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的能力和素质。三是在课程教学上,完善项目主导、模块交叉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思路与路径。

  可以看出,研究型教学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教学,或以科学研究为支撑的教学,强调“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从实践来看,中国人民大学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本科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等“通用能力”,提出了“教师讲授—师生研讨—学生探究”三步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

  在发挥传统优势基础学科作用的基础上,高校要在专业设置、学科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等方面,推进学科联动,加强交叉学科与前沿学科的建设,并通过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未来技术学院是培养未来关键核心技术领军人才,探索和研发未来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新型组织形式。有优势的高校应加快推进学科交叉、优势学科的试点试验,以学科交叉平台、学科交叉项目为依托,加快学科交叉共享课程建设,完善交叉学科研究生管理制度。

  中国科学院大学拥有紧密结合科研实践培养人才的突出特色和优势,其依托科教融合办学模式,布局了网络空间安全、基础医学、再生医学和精准医学等一批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和专业学位,并于2016年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未来技术学院,后续又成立了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密码学院等一批多学科交叉的科教融合学院。北京大学不断强化学科建设,近期围绕学科交叉和融合推进改革,在保持对原有状态良好的交叉学科支持的基础上,又在学校层面增加布局了若干学科交叉领域,构建网络化的学科结构,打破传统院系和学科的边界聘 任教师。

  实践新路径旨在化解传统高校教育体系下学生认知经历的单一性,形成面向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科教融合。例如,针对国内关键芯片设计人才短缺挑战,中国科学院大学于2019年8月启动了“一生一芯”计划。经过9个月的努力,由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级计算机学院本科生参与的首期“一生一芯”计划取得了圆满成功,毕业生实现了带着自己真正设计的处理器芯片毕业的梦想,有效地缩短芯片人才从培养到在国际科研前沿独当一面的周期。

  从实践来看,浙江大学在本科教育体系中探索“通专跨融合、四课堂融通”培养模式,其中四课堂分别为课内、校内、社会和国际四个层次,高水平科研支撑创新人才培养,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机制保障。上海科技大学则充分发挥竞赛的实践模式优势,支持学生开展科创活动、积极参与各类创新竞赛,鼓励学生不仅要重视应用创新,而且要培养扎实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围绕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开展原创性和创新性研究和实践,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这包括科研人员参与教学渠道的创新和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创新。积极拓宽高校科研人员参与教学的各种渠道,打通不同渠道资源汇聚和共享的壁垒。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鼓励优秀教师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更多地带着研究问题、研究范式、研究工具参与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中去。

  “科研”和“教育”的属性和特点不同,新时代教育和科研需要突破传统意义上二者的“平行演进”发展,进一步实现科与教的“融合式共同演进”。科与教的“融合式共同演进”,要求在充分尊重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循环递进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大科学”和“大教育”的时代背景,通过深化教育和科研两者目标的协同互促、资源的互鉴互补及过程的密切互动,将科研和教育活动整合为一个相互嵌入、逻辑贯通、系统有序的过程,更理想地呈现大学本来的人才培养功能与科学研究功能相辅相成、交织互补之义,更好地实现大学使命及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一是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和教研人员理念的更新,打破科研和教学相矛盾的传统观念。二是从本科生通用能力培养入手,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促进科研与教学资源之间的互补与转化,将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将科研活动转化为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发教学案例并促进研究案例的发表。三是激活校内外资源,优化科教融合发展经费保障机制。

  科教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协同创新,科教协同创新需要平台的承载和支撑,以实现资源的连接和汇聚、功能的沉淀和复用,特别是实现有组织的、建制化的、规模化的科教协同。科教协同创新平台能依托生动的科技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以创造性的方式使得学生探索外部世界,用更广阔的视野观察和研判其所处的世界和外部环境。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注重科研道德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更理性、更缜密、更全面地思考未来可能遇到的种种未知挑战。

  从实践来看,各类科教主体已经开展了一些探索。浙江大学近20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能有效承担教学任务,指导研究训练,支持科技竞赛,对接校外实践,拓宽国际交流,为本科生提供深度参与科研创新的渠道,显著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团队精神。此外,以中国知网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也在不断创新促进科教协同的实践。中国知网开发的“研究生科研素养提升”系列公益讲座,旨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帮助研究生培养学术思维,提升科研素养与能力,强化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意识,于每年8月份举办,2021年全国有近20万人参与,总浏览人次超1000万,成为多家研究生院新生入学教育宣讲活动。

  新发展阶段的科教融合发展新理念,意味着高校教育管理方式的深刻转变。为了更好地践行服务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教融合发展,本部分从顶层设计、实施重点和制度保障三个维度,具体从促进高校科教规划、优化交叉学科设置、构建科教师资体系、创新科教培养模式、加强科教产教互动以及完善科教制度保障六个方面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科教融合发展路径设想和针对性建议。

  遴选部分研究型、应用型和新兴研究型高校代表开展试点示范,促进高校科教融合创新的实践总结和经验交流,形成代表性中国方案,探索中国范式。鼓励高校结合本校自身的科教资源和学科特色制定未来一段时间的科教融合战略规划,探索面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定制化实施路径和推进方案。

  高校应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驱动下,打通学科群链条和科技创新链条,跨越学科边界、空间距离和组织边界,加紧布局多学科交叉会聚的战略方向,推动大纵深、跨学科的研究。其中,针对一流大学要形成一流特色优势学科群。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结合高校优势,合理部署、建设“高精尖”人才系列培养基地,放大一流特色优势学科的育人作用,创新学校核心教研队伍的建设思路,产生一批有思想引领意义的学术成果和名牌教授。此外,要优化科教型教师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将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高水平科学研究项目实施和科研成果融入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不断探索战略和前沿领域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重点放在研讨式、启发式学习上,加强课程思政,注重学生的科学道德培养,促进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支持广大青年学子练就过硬本领,精于学,善于思和敏于行,争做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参与重点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助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剑指科技成果引领与转化关键难点,持续弥合知识鸿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突破。聚焦集中支持关系全局发展的科技工程基础研究和前瞻性、颠覆性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更前瞻性的国家级重大专项、政策规划和指南推动,以“科教融合”带动“产教融合”,实现双融合,鼓励校企、院企多方合作积极开展面向全球性挑战的科技与工程基础研究,形成专项攻关组等融合平台承担重大前沿问题、科学交叉前沿等国家重大、重点任务。

  打造科教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科教协同创新平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迎接科学革命及全球学科体系变局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区域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建立高效的科教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完善知识库建设和运维的标准体系,在国家或区域层面构建面向“大科学”“大教育”的基础知识数据库,在充分利用现有以中国知网为代表的科教融合知识平台和数据库系统的同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和投入。

  置身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科技强国建设需要培养新一代有高科学素养和专业素质的人才,对传统的科教融合理念和实践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我们要站在“大科学”与“大教育”的战略高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科教融合的创新型大学建设之路。高校要更自觉地担负历史使命,探索打造科教融合新体系的有效路径,加快推进与此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机构科教融合的体制改革和功能实现,围绕科教融合新体系开展更多的新探索,推出更优的新举措,在服务我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和迎接世界科学革命未来变局中有更大作为。

  余江,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数字创新与管理专委会主任,研究领域为科技创新政策、技术与产业竞争战略;陈凤,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领域为科技创新管理与政策;方元欣,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领域为科技创新政策。本文刊发于《科教发展研究》2022年第3期。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相关标签:
热门产品